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有一技之長。經常有家長咨詢早藝網平臺,孩子學鋼琴怎么知道有沒有音樂天賦呢? 一、學琴前觀察孩子的敏感性與興趣 早藝網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的音樂潛能較高,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音樂非常敏感,你放音樂,他會又唱又跳,學歌特別快,而且音準感還比較好,節奏感比較強,這時你可以判斷這個孩子是有較好的音樂潛能的。如果孩子在童年的時候,沒有這些表現,那他將來成為音樂家的可能性就很小。曾經有一個大音樂家的才能顯現年齡的研究發現,杰出音樂家當中,有一半在5歲前,就顯示出杰出的才能。 二、觀察父母本人的音樂才能情況 早藝網了解到,音樂是繼戲劇能力之后,最受遺傳影響能力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音樂家往往出于音樂世家。 我要說明一下,不要把父母的音樂才能,等同于會演奏樂器,等同于受過專業音樂訓練。比如有些人既不識譜,也不會樂器,更沒有受過任何的專業訓練,但是他們對音樂特別敏感,音樂記憶力很強。早藝網認為如果一首歌聽兩遍就會唱,而且唱得很有表現力。這就說明,他們是很有音樂才能的。 三、學琴后進步的速度 這是最能夠顯示一個孩子音樂潛能的一項指標。早藝網剛剛完成了一個關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的孩子考級情況的調查。結果發現,他們平均學琴4年,就完成了業余考級的所有級別。如果一個孩子,進步的速度是每年考一級,那么他考上音樂學院附小、附中的概率就太低了。 很多家長都問早藝網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家孩子鋼琴9級都考完了,現在快高考了,他能不能報考中央音樂學院?我告訴他,這個9級是業余級,和音樂學院專業水平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的入學考試要求,就已經遠遠超過業余考級最高級的水平。 當然并不是說,進不了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將來就不能搞音樂相關職業,我是指不適宜從事專業器樂演奏職業,但他還有可能從事音樂行業中的其他職業。 四、看孩子付出努力的程度 早藝網認為所謂潛能,就在獲得相同成就水平時,付出較小的努力,或者說付出同樣努力的情況下,取得了較高的成就水平。因此,不僅僅要看進步速度,還要看孩子到底是付出了多大努力才達到了這個水平。如果孩子每天練4~5個小時,才能達到考級通過的水平,那家長就一定要警惕,為什么? 早藝網發現有一些孩子每天練一兩個小時也能夠實現業余考級通過。(而另一種情況是)家長的高壓力、孩子的高負荷,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迅速把孩子推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使孩子在童年時顯得特別優秀。而孩子的優異表現麻醉了家長,使家長陶醉在孩子的成就中,忽略了這樣的成就是怎么來的,有多高的成本、多大的代價。從而進一步產生了一系列的定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