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藝網針對美術教育對孩子創造力意義今天來為大家做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么是創造力呢?可以到早藝網平臺了解更詳細的內容,在美術教學中,通過教師的指點,發揮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啟發想象力并創造性地完成一系列有獨特見解的作業的體現,叫創造力。 一、研究把握兒童美術特點,尊重兒童創造性差異 在藝術教育中,教師必須了解兒童和其創作的需要,才能完全了解他,并且作有效的指導。 據早藝網了解,美國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對創造性推崇備至,主張通過兒童創作,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因此,他認為教師不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橫加干涉,而應盡量向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以異于他人的方式表達其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樹立起自我表現的信心,然而,許多教育者仍保持著嚴謹的教育態度,在驚嘆兒童畫得美麗之余,卻要求正確的比例和優良的色彩設計,以某些機械標準去衡量、評價兒童自發揮較強的創作行為和創作結果,他們并不太關注作品以外的因素,對其采取一種忽略的態度。 早藝網發現這種忽略會導致片面、甚至偏激的作品評價,并會嚴重傷害兒童對自我形象的肯定,相反,如果讓兒童自己進行個人選擇,享受選擇的自由,并能看到自己獨立把握作品的力量,以及教育者對此做出的積極反應都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重感,而不會去對自我形象質疑。 藝術是個性的產物,它的取向求異,即使同一事物由不同的人來表現也會存在極大差別。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莫里斯滿含憧憬地說:如果人的潛力和人的差別得到尊重,自我創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種多樣的。 美術是最為尊重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課程,所以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求異、創造性),教育者不但要善于發掘,而且應給予積極的評價,鼓勵兒童表達他們的思想情感和意見,鼓勵標新立異,大膽創新,而絕不應該以不適于兒童思想和認知發展的評價要求束縛他們,兒童有他自己的經驗和表現的天地。 兒童的個性不同,他們在學校的行為不可能以完全同樣的方式去評價。因此在教學中,早藝網認為大家必須注重教學的多樣性,教師應向兒童提出達到任何既定目標的選擇性途徑。 此外,對學生運用不同的美術材料的方式 的觀察也可以為清楚地確定其學習方式提供線索,如某個兒童是更適合運用兩度還三度空間媒體?某兒童是精確地描寫細節還是大膽地簡化形式?他是否專注于特殊的題材?他將自己局限于一個有限范圍還是超出其界限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進一步獲得兒童個性類型和學習方式的知識。 二、營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 陶行知先生說:創造力最能發展的條件是民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中學習,使課堂教學變得融洽、生動、活潑、高效、充滿創造活力。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早藝網告訴大家,不同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心境,有利于美術表現力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創造安靜優美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學習,使他們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喜歡美術。 另一方面我們要運用真情實感的語言藝術、精美的范作、生動的音響、形象的道具創設必要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在情感上體驗某種色彩,進而引發興趣,產生頓悟;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媒體的優勢,加強直觀教學、調節學生的情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看看,想想、做做、畫畫、玩玩中發揮創造力,使其產生創作藝術的沖動,積極地主動地追求具有創造性的作業成果,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深化創作水平。 美術教育還需啟發學生從周圍的事物中去發現美,學會從一支歌,一片樹葉,幾朵小花中尋找靈感的創作動機。 當布置作業時,教師對每一次作業提出一定的要求,但又總給學生留出一些想象、創造及個性發揮的余地,如給一種瓜果,讓他們通過想象、思考、雕鏤出各種不同的形象;給一支毛筆和一瓶墨,讓學生在用筆和用墨方面作自由處理,創作出潑墨點染等富有兒童情趣的作品。一堂成功的美術課,早藝網建議應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美術活動,自由自主地充分地傾吐自己的感受,體現自己的個性,顯示自己的智慧,創造自己心中的意向。 2、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美術課,強化參與意識 當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已被教師們所接受。因為這一教學原則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因此,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參與、多操作,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創設良好的思維環境,把發現問題的權力和機會交給學生,凡是學生能獨立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促進其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同時,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搭建展示思維舞臺,鼓勵學生發揮發表獨特見解。 教學方法上,采取提供信息(言語及形象)指導,當參謀和參與兒童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他們自由想象、表現和創造。 如陶藝教學,在教給學生基本的制作方法外,鼓勵他們不受任何方法的限制,隨手握制或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塑造自己喜歡的形象;又如國畫教學,只須教給學生用筆和用墨方法,由學生自己組織畫面,則會出現千人千面的喜人局面。課堂組織形式上,座位呈U形擺放,或采取分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不僅能畫,還能解釋畫面的內涵。 3、提出具體要求 培養兒童的創造精神,要創造教育情境,但也要有一些具體的學習要求,而且要求必須具有長期性、實效性、即兩個不一樣,一是自己畫的和別人畫的不一樣,就是不要模仿別人的畫。早藝網關于藝術的分析和教材上的范畫;二是現在畫的和過去畫的不一樣,就是要敢于否定自己的過去,敢于創新。......